希言资源网

专业游戏攻略及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悯农唐李绅(悯农唐李绅的故事)

《悯农》共三首,唐朝宰相,诗人李绅所著。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春种一颗栗,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陇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梭织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资。

身为官僚的李绅以一种悲悯与人道主义意识写出了农民阶级的不易,写出了他的一颗赤子之和读书人的良心。

骆宾王的代表作是《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悯农不是骆宾王所作。《悯农》共三首,唐朝宰相,诗人李绅所著。

骆宾王(626年?—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大臣、诗人、儒客大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骆宾王诗作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存于世。清代陈熙晋辑有《骆临海集笺注》。

作者: 李绅

chūn zhòng yī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万 颗 子 。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无 闲 田 ,

nóng fū yóu è sǐ

农 夫 犹 饿 死 !

作者背景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注释

粟:谷子,去皮后就小米。这里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子:谷子。

四海:全国之内。

闲田:空闲的、没有利用的土地。

犹:还是。

译文

春天种下一料粟种,秋天收获万颗粮食。四海之内没有荒田,还有农民活活饿死。

名句赏析

诗人形象地用“种”和“收”,“一料粟”就变成了“万颗子”描绘出农民的劳动;而且全国的土地尽被开垦,毫无荒废,我们由此能够想象出一个遍地谷穗金黄、粮食堆积如山的丰收景象。而“四海无闲田”则显示了农民的勤劳和辛劳,诗歌最后一句笔锋陡转,揭示出一个残酷的实现:创造丰收的农民却被活活饿死。这一巨大的反差形成极大的震憾力量,它迫使我们深思,是谁造成了农民的悲惨命运?诗人用通俗明白的语言声讨了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也使我们认识了当时社会制度的极度不公正。

mǐn nóng

悯   农

lǐ shēn

李绅

chú hé rì dāng wǔ,hàn dī hé xià t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lì lì jiē xīn k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其一

李绅 〔唐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一

唐 · 李绅

chūnzhǒngyīlìsù,qiūshōuwànkēz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sìhǎiwúxiántián,nóngfūyóuès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