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思想是余光中诗歌的精髓所在。诗序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叹之。”因此,他的诗歌特点表现为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体现在诗歌的起承转合之处,因情感变化或急诵或轻吟。
第二体现在诗歌张力与诗歌意义的表达。
第三是音乐感的张力与诗歌的节奏感的相统一。
《乡愁》的四种意象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邮票”意象涵蕴着的是诗人忧愁的情感,它暗示着造成最为亲密的母亲不能直接相见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大陆和台湾政治上的睽隔。
“船票”暗示随着岁月的增长,乡愁的睽隔也日益沉重,“坟墓”暗示乡愁因长时间的睽隔而化为永不可挽回的人生悲剧。
“海峡”则把隐性的政治显性化,深刻地暗示大陆和台湾的政治睽隔,不仅是个人、家庭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
余光中一生为妻子写下百首情诗
余光中译的《火车》这一首土耳其诗人塔朗吉写的“火车”,用了短短的字句,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安慰。
这短促的诗句,把我们带进了夜晚,触摸了孤独,引动了回忆,祈祷了平安,传递了悲悯。这诗句使得等待不再焦灼,心神被抚慰。一些目光开始抬起来,迎向其他害羞腼腆或悲伤麻木的目光,一起看向更善意的未来。
《火车》一诗短短两节,主要抓住了三点即打动了人心:
一是火车往何处去的发问与人生意义的追问之间的联系。不仅是火车容易引发关于人生的联想,火车站也如此。余光中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就提到火车站台上“匆匆来往的人群”,如在“生之旋涡”里卷进又卷出。
二是火车的笛声与人的孤独感的联系。深夜火车的笛声听上去尤其凄苦,而长夜里独自醒着的人又何尝不是孤独的?
三是陌生人与亲人之间的联系。“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而那句希望“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以及向火车乘客挥手舞手巾的举动,相信一定给很多旅途中的人带来了温暖。
火车
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
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
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
令人记起了许多事情。
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巾呢?
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
桥梁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读着这首诗,让人怦然心动。人生本质就是一场单程票的旅途。这一路去什么地方呢?是别离,是未知,是相聚,最终还是要别离。人在旅途,分明感受到在人群之中,又游离在人群之外。这就是孤独。这就是孤独的哀伤。庆幸的是,你和他们没什么不同,“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大家都是旅途的伙伴,都是乘着火车,准备生活在别处。悲悯之心由生,孤独者贵在自知。认清生活真相后,就是仅存的乐观,保持乐观是唯一的选择吧。“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这就是我们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