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②,在水一方③。
溯洄从之④,道阻且长;溯游⑤从之,宛⑥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⑦,白露未唏⑧。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⑨。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⑩;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涣。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注释①蒹葭(jiānjiā)苍苍:蒹葭,泛指小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②伊人:这个人。诗中指男子的意中人。
③在水一方:在河水的那一边,比喻所在之远。
④溯洄(sùhuí)从:逆流而上跟随他。洄,逆流。从:跟随,这里指寻找。
⑤溯游:顺流而下。
⑥宛:宛然,好像。
⑦萋萋:茂盛的样子。
⑧唏(xī):干。
⑨湄(méi):水边高地,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
⑩跻(jī):升,登上高处。坻(chí):水中小沙洲。
采采:众多,茂盛。未已:没有完,这里指露水还没有干。
涘(sì):水边。右:曲折,迂回。
址(zhǐ):水中小沙滩。【解释】茂盛的芦苇苍苍茫茫,晶莹的露珠结成白霜。
我的意中入啊,就在河的那一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艰险又太长。顺流而下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央。茂盛的芦苇摇曳起伏,晶莹的露珠闪闪发亮。
我的意中人啊,就在水边傍徨。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高地上。茂盛的芦苇浩浩荡荡,晶莹的露珠还没有干。
我的意中人啊,就在水边彷徨。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曲折而漫长。顺流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就在水中的小洲上。【解析】《蒹葭》是当时秦国的民歌,描写了一个恋爱中男子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动人。首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冷景色,暗衬出主人公面对此景的心情。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
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便去追寻,与她欢聚。
“迦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回遥远。“迦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吧,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是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及。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非真,似假非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因而他独自在水边徘徊往复,踯躅不安。这一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给整个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下面两章只换少许字词,反复咏唱。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上四句写景,下四句叙事抒情。每章都是先写秋景起兴,把眼前的景物同主人公对意中人的相思之情交融在一起,虚实相衬,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