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言资源网

专业游戏攻略及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元旦的来历简介(元旦的来历历)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元旦的起源: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在中国农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现行公历“元旦”为1949年所定

元旦指的是每年公历新年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中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尧舜时期,人们把舜帝祭祀先帝舜的那一天,当做新年的开始并且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这个立法一直保持到清朝中华民国成立以后规定每年农历1月1日为春节阳历的1月1日为新年,新中国成立后沿用了民国的历法。

早来自西方。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也就是一年。

同时古埃及人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就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由此,我国政府采用更彻底的公元纪年法,所有政府文告、统计报表、报纸刊头等均采用公历,中国传统的农历纪年除了在重要报纸报头的公历后边标注外,官方文件中已彻底没了踪影。而元旦节日,也于1949年12月23日的政务院(即今国务院)会议上通过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并决定全国放假一天。

元旦,指的是每年公历新年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中:“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所以元旦一词的由来,已经有了4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规定每年农历的1月1日为春节,阳历的1月1日为新年。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