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cǎo shù zhī chūn bù jiǔ guī百般红紫斗芳菲。bǎi bān hóng zǐ dòu fāng fēi杨花榆荚无才思,yáng huā yú jiá wú cái sī 惟解漫天作雪飞。wéi jiě màn tiān zuò xuě fēi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原文
晚春二首·其一
唐代: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直译
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说明
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唯“无才思”三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
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
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
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
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不同经历、心里的人读了这首诗,都有不同的见解!
品古诗,意古时。我认为该诗的重点是在晚其次才是春。早春时节的风景有些差强人意,不过也是严冬过后的复苏。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虽晚而并未晚,只是恰到好处正值蓬勃,但是蓬勃过后就是所谓的晚。无论万物还是人生也是如此,巅峰时刻及时没落之时。诗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我相信古诗不但能带给我们美好的诗句和经典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难以言表的意境,所以我们品古诗,意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