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暗送秋波,字面意思是暗中传递秋天的水波,实际上比喻暗中传递情意或示意。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男女之间含蓄地表达爱慕之情,或者指暗中示意、传递信息。
成语由来:
“暗送秋波”最早出自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中,张生通过眼神和暗示向崔莺莺表达爱意,而崔莺莺也以含蓄的方式回应。这里的“秋波”指的是眼神,比喻温柔、含情脉脉的目光。
引经据典:
- 《西厢记》:“张生暗送秋波,莺莺心领神会。”
- 《红楼梦》:“宝玉与黛玉之间,常常暗送秋波,彼此心照不宣。”
近义词:
- 眉目传情:通过眼神和表情传递情感。
- 心有灵犀:形容双方心意相通,无需言语。
- 含情脉脉:形容眼神中充满深情。
反义词:
- 直言不讳:直接表达,毫不掩饰。
- 冷眼旁观:冷漠地看待,不表达任何情感。
- 漠不关心:对事物毫不关心,没有情感交流。
范句:
- 在舞会上,他们虽然相隔甚远,但不时暗送秋波,彼此心照不宣。
- 她对他暗送秋波,但他却毫无察觉,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 两人在会议上暗送秋波,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成语故事:
在《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是“暗送秋波”这一成语的经典出处。张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崔莺莺,一见钟情。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张生常常在崔莺莺经过时,用温柔的眼神注视她,而崔莺莺也以含蓄的方式回应。两人通过眼神和暗示,逐渐加深了彼此的感情。最终,在红娘的帮助下,张生与崔莺莺得以结为连理。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男女之间含蓄的爱情表达方式,也成为了“暗送秋波”这一成语的经典典故。
总结:
“暗送秋波”这一成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男女之间含蓄的情感表达,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爱情表达的细腻与委婉。通过眼神和暗示,双方在无声中传递了深厚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美丽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