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市有一个县,名为“盱眙”。盱眙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淮安西南,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时期,此地属吴国,称为“善道”,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时期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台,音怡),后为“盱眙”,从此有了这个县名。那么,“盱眙”这个县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盱眙”这个县名来自于县治所在地的位置。盱眙,读音xū yí(虚疑),《说文解字》解释:“盱,张目也。”就是睁大眼睛看的意思,“眙”有两个读音,读yí时,表示地名“盱眙”,读chì时意思是直视或瞪。“盱”和“眙”两字组成的意思就是眺远。据有关史料记载,“盱眙”县名的来源,就是因为县治建在山上,登临其上,可以眺远之意。盱眙的淡水龙虾,又称克氏螯虾,体色红亮,富有光泽,体表干净,肉质鲜嫩,肥硕饱满,是远近闻名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