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梦貘貘
编辑:吃硬盘吧
很有意思的是,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科学家们总是会有令我们眼前一亮的独到见解。
在我们讨论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为什么可以用独特的才智、胆识以及巨大的财富吸引了恺撒和安东尼两位大拿,却不能用石榴裙绊倒屋大维时,法国数学家布莱斯·帕斯卡用他著名的“鼻子理论”将我们的视线锁定到埃及艳后的脸上。
另一个最有名的鼻子则是与意大利作家科洛迪创作的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有关,故事中的木偶皮诺曹拥有一只会伸缩的鼻子,只要说了谎话,他的鼻子就会变长。
当代微表情专家也告诉我们,当我们撒谎时,出卖我们的小动作往往是下意识地用手触摸鼻子。
鼻子不仅可以用来呼吸、过滤空气、检测气味,甚至还会影响到声音的共鸣。有的文学作品中为了更好地刻画主角们的性格和内心,常常用一些富有画面感的文字描述他们鼻子的外形,可见鼻子对一个人的外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人脸上的至高点应该就是鼻子,但是在历史上却有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被迫“牺牲”了自己的鼻子,下面就让我们在故纸堆里翻找一下他们的故事吧。
#.
据《尚书·周书·吕刑》记载,中国在上古时期就出现了割鼻子的刑罚,这种刑罚有一个专有名词——“劓刑”。
“劓”(yì)这个字的甲骨文就是一把锋利的尖刀搁在鼻子的下方。现在我们看这个字时,鼻头也许感到一紧,鼻腔内可能还有些酸涩难受,但是比起排在其后的锯足和阉割生殖器这两种刑罚,仅仅割去鼻子多少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劓刑最初诞生在苗族,因为苗族的刑罚都是以伤害身体为手段,因此史籍中将“大辟、劓、刵、椓、黥”这五种刑罚统一称为“五虐”。
同时期的夏族人应该还没有采用肉刑,东汉时期思想家桓谭在《新论》中说:“无制令刑罚,谓之皇”,《淮南子·氾论训》也记载:“神农无制令而民从”。
到了五帝时期,随着家业的扩大,私有制的产生,队伍也不像之前那么好带了,就出现了扑抶和放逐两种刑罚,如“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将那些不服管教的“逆鳞”放逐,于是“天下咸服”。
但是苗族人的刑罚制度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夏族统治者,唐尧时期,出现了“象刑”。而到了虞舜时期,“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史记·夏本纪》)。身上挂满了各类刀具的“肉刑兄”正式登台亮相。
古代的统治阶级之所以采用劓刑,一是因为当时的劳动力资源并不富余,而这种刑罚虽然对罪犯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但是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劳动能力。二则是通过这种方式威慑犯罪分子,能有效降低犯罪行为的发生。
周朝时,受到劓刑的罪犯会被派去驻守边关,元代徐元瑞评价此举乃是“谓其貌丑远之也”,一句话便道出了当时的民众对那些受刑人员的厌弃心态。总的来说,这种惩戒在当时还是有着比较积极的意义。
《周礼·秋官·司刑职》曰:“劓罪五百”,西周初年,会触发劓刑的犯罪行为有五百条。到了周穆王时期,穆王令大臣甫侯重新制订刑法,劓刑处罚的条目增加到一千条。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风气在不断的恶化,刑罚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强。
#.
先秦时期,劓刑是一种比较普遍施用的刑罚。
《后汉书·西羌传》撰:公元前五世纪,秦厉共公时期,有一位名叫无弋爰剑的羌人成为秦国的奴隶。他不甘受奴役,便瞅准机会逃了出来,为了逃避秦国士兵的追击,他躲入一个岩洞中。
岩洞里或许居住过某些野兽,站在洞口就可以闻到里面传出的阵阵恶臭。追过来的士兵们推搡着不愿意进洞,就在洞外烧起了大火,希望把这个逃犯烧死在洞里面。
无弋爰剑侥幸活了下来,秦国人走了之后,他爬出了山洞,遇见一位受到“劓刑”的少女,少女救治并收留了他,两人遂结为夫妻。
夫妻俩人一起逃到黄河与湟水之间,来到了一个羌人的部落,无弋爰剑教授这些人从汉人那里学来的种植和养殖技术,于是羌人就推举他成为部落的首领。
他的妻子对自己的模样感到羞愧,为了遮住自己脸上的缺陷,她披散头发盖住自己的脸颊。从此之后,羌人就有了披发盖脸的习俗。
从时间线上来说,这位不知名的女性就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劓刑”最早的受害者。
明代政治家罗侨曾言:“古者进退大臣,必有体貌,黥劓之罪不上大夫”,其实“刑不上大夫”还是有其人性化的一面,如果带着一脸的墨点或者豁着两个鼻孔面见君王,遇到个胆小的可能会压坏花花草草,这样就不大好了。
因此劓刑的目标人群是普通的老百姓。不过,历史上也出现过例外,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而太子嬴驷的师傅公子虔就因违反了新法被商鞅拉下去,“咔嚓”一声切掉了鼻子。
另一位被史料明确记载下来受到劓刑“伺候”的人物,是先秦时期一位没有被标注姓名的女性,我们只知道她是位绝色的美女。
《韩非子·内储说》记叙:和商鞅同时期的楚怀王的后宫中新来了一位美人,她是魏王送来的“礼物”,楚怀王打开“包装”后对这份礼物十分地满意。
夫人郑袖也装出很是喜爱魏美人的样子,不时赠对方三瓜两枣或者在朋友圈里给对方点个赞,两位美人通过互动成为了闺蜜。
一日,郑袖对魏美人说:“大王私下里告诉我,王宫里这么多的美人,他最喜欢的就是你,不过他有些嫌弃你的鼻子。”魏美人听到这句话,连忙用手捂住自己的鼻子。
郑袖拍着手对她说:“哎呀呀!你这个动作好美。下次你和大王在一起,就像这样用手捂住自己的鼻子。不过这件事情,你可不能说给大王听,不然,他会怪罪我们姐妹之间口无遮拦。”
自此以后,魏美人见楚怀王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动作,估计为了表现出美感,美人私下里还练了好多次。楚怀王对魏美人的举动却感到疑惑不解,询问对方,对方也只是娇笑着岔开话题,楚怀王只好转头向郑袖发问。
郑袖欲言又止地望着楚怀王,目光中带着一丝怜悯,这样一副表情刺激得楚怀王更加好奇,他责令郑袖马上说出原因。嗫嚅了半天,郑袖说:“大王,魏美人偷偷向我诉苦,说她闻不得您的口臭,和您亲近让她感到恶心!”
楚怀王不由大怒,一拍案几,断喝道:“这妮子竟然敢嫌弃我,闻不得那就不要闻了,把她的鼻子割掉好了。”
旁立的侍从们闻言,不等怀王反悔,就举刀割去了魏美人的鼻子。
我们不知道楚怀王是不是真有口臭,不过看他反应这么激烈,估计夫人郑袖的心机正是戳到了他的痛处。至于这个典故中受到伤害的女主角,天真的她就是宫斗剧中活不过三集炮灰的典型。
在先秦史上,还发生过群体性割鼻子事件。《史记·田单列传》中记载,战国时期,燕国和齐国交战,齐国城邑即墨被燕军围困了多日。
守城大将田单故意遣人到处散布流言说:“我现在最担心燕国把俘虏的齐国士兵都割去鼻子,安排他们作为先头部队和我们交战,这样的场景想想都让人心惊胆战,到时候我们怎么还能打赢这场战争呢?”
中了计的燕军于是操刀割掉了所有被俘齐国士兵的鼻子,战场上,守城的将士们惊讶地发现投降燕军的同僚们集体做了整容手术。为了自己不会受到这种奇葩审美的摧残,守城的将士们打消了投降的念头,众志成城,誓死守卫自己的家园。
第二起群体性割鼻子的惨案发生在秦始皇时期,据东汉后期政论家崔寔所撰的《政论》介绍: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曾经下令将六国的民众全部处以劓刑,致使当时民间的审美都发生了逆转。
许多史学家对崔寔的说法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崔寔将秦二世的暴行强加到秦始皇的头上了。当年,胡亥上任后,赵高就提议自己年轻的上司割去人的鼻子和夷人的三族。
这种夷三族的刑罚,又被称为“具五刑”,《汉书·刑法志》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
先给罪犯的脸上刺上记号涂上墨,再割去鼻子,斩去他的左右脚,鞭杖拷打罪犯的身体,砍下他的头颅,最后将他剁成肉酱。工序如此繁琐复杂,不禁让我们感叹,在秦汉时期做个刽子手实在是太难了。
站错了队的秦国丞相李斯就是这个刑罚的最初“体验者”之一,紧随其后的则是西汉开国的两位大功臣彭越和韩信。
到了吕后元年(公元前年),这种连坐三族的罪罚才被取缔。不过文皇帝时期,方士新垣平用骗术赢得汉文帝的信任,最后被人揭发,引起皇帝的暴怒,皇帝于是下令对新垣平家族施行已经禁行的“夷三族”刑罚。
#.
西汉汉文帝即位之后,废除了肉刑,用“笞三百”来代替劓刑,可是劓刑并没有就此消失于历史的舞台。
虽然中原地区取缔了以肉刑为主的官刑,但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肉刑一直都存在着。例如《新唐书·吐蕃上》云:“吐蕃本西羌属……其刑,虽小罪必抉目,或刖、劓,以皮为鞭抶之,从喜怒,无常算。”
位于吐蕃西南的悉立国同样“刑有刖、劓”(《新唐书·西域上》)。
《梁书·侯景列传》载:南梁汉帝侯景就是一位羯族人,他长得很俊秀,但身材不高大,而且他性情很残忍,经常以杀人为乐。他杀人时先斩去人的手和脚,再削去人的鼻子和舌头,让受刑的人在痛苦的煎熬中慢慢流血死去。
据《辽史·伶官罗衣轻列传》介绍,李元昊捕获辽人之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劓其鼻”后再将他们放回去,因此战败的辽国士兵最大的心愿就是逃跑,并且逃得要比同伴快。而溃败后的士兵再次相见时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相互观察对方的鼻子还在不在脸上。
不过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多年后喜欢“集邮”他人鼻子的李元昊也被自己的儿子宁令哥摁着施行了“面部手术”。
另据《元史·顺帝本纪》,入主中原的蒙古族曾经有一段时期恢复过“劓刑”,这件事发生在元朝的末年(年),元惠宗颁诏:“盗牛马者劓。盗骡驴者鲸额,再犯劓。盗羊豕者墨项,再犯鲸,三犯劓。劓后再犯者死。盗诸物者,倍价偿之”。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社会上的偷盗行为是极为猖獗的。
时间轴转到了明朝的末期,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位创造群体性“惨案”的历史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
公元年,李自成率兵攻打襄阳,遭到守城官兵的拼死反抗,战事不顺,打了十七天,才将襄阳攻下。
盛怒之下的李自成下令缉拿全城多位反对自己的儒生,为了警示不服管教的民众,他让人割去众儒生的鼻子,再砍断这些人的双脚。
两年后,起义军攻打保定。城破之日,起义军又将坚守城池拒不投降的官员邵宗元“剜目、劓鼻、支解”而死,手段之残忍令人侧目。
“劓刑”初创之时,本意是为了震慑罪犯,从而降低犯罪率。可是它却在创立不久之后即改变了“航向”,逐渐成为强权者对弱者恣意侮辱和泄愤的工具。在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历史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愚昧和野蛮,人类的历史就是从愚昧和野蛮逐步走向文明的过程。
不过文明的进步,并没有让人放下手中的屠刀,今天越来越多的女性痴迷于改造自己的鼻子。或许对于她们而言,这种行为是一种缅怀,缅怀那一段已经被人遗忘的历史。
鱼羊史记这是一个怎么看都好看的公众号
推荐阅读:
古代女子最怕的一项残忍刑罚裸刑,到底有多卑污无底线
古代烹刑到底有多惨无人道,竟把人做成菜,历史上都有谁被烹过
古代高考史上最惨考官,小妾泄题被判腰斩,拖着半截身子写下七个惨字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